成都,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

2025-08-13
成都日报
2025年8月7日,第12届世界运动会开幕。这是继成都大运会之后,中国西部地区举办的又一项大型综合性国际赛事。成都,再次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成都坚定扛起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的时代使命,积极主动服务国家开放大局,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持续建强高能级开放平台,提升国际交通枢纽能级,扩大对外交流、加强经贸合作,在高质量的“你来我往”中拉近与世界的距离。世运窗口展现对外开放新格局打卡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考察高新技术企业……8月7日,成都世运会开幕之际,以成都世运会为契机,多国驻华使节沉浸式感受蓉城魅力活力,大家满怀期待地表示:“未来将积极推动与成都在经贸等多领域深化合作,共享这座活力都市的发展机遇。”机遇,一直是成都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对外合作的“关键密码”。今年以来,随着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的召开,2025成都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的相继举办,成都还借西博会、“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等重大活动落地成都之契机,面向全球发出共享机遇、携手合作的邀请,推动“展会流量”变成“发展增量”。成都,“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因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而始终保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在国家推进开放发展的大局中,成都被赋予“西部对外交往中心”的功能定位。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成都开放发展提出要求、增强政策支持,激励成都积极主动服务国家开放大局,努力开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针对性政策举措,支持成都持续增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核心功能。透过成都世运会这扇窗口,这种新局面正得到具象化的呈现:火炬“竹梦”串联成都千年文脉与时代跃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商圈里的双语服务、“即买即退”,便利中外游客与运动员开启“买买买”模式;100个精品消费新场景,让看世运会比赛、深度游成都成为这个夏天的旅行热词;世界运动会成都市城市机会清单等机会清单发布,再次向全球发出投资成都邀请。成都用“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的理念之花,推动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留量”、消费“能量”、经济“增量”,努力结出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的美丽果实。“在系列国际赛事及展会赋能下,成都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当前正值暑期旅游旺季,成都世运会的落地,有望进一步拉动入境游热度,持续释放文体旅消费的‘乘数效应’。”CBRE华西区战略顾问部负责人邹丽娟说。而她的同事,CBRE中国区顾问及交易服务部商业负责人Helmlinger Zino则表示,成都世运会等国际性赛事,必将为成都迎来新的发展,“吸引众多投资者关注成都,寻找项目布局的良机。”外向发展“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容从文化到体育,从经贸到科技,成都与国际的交流合作向着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迈进。以交通枢纽拓展开放通道——8月7日,成都国际铁路港。中欧班列(成都—安特卫普)首发,这是法国邮政DPD集团定制班列,是其2023年与成都建立合作后,在蓉开通的第二条定制班列线路,推动跨境电商商品、冷链食品等加速出海,成都国际班列境外辐射城市,由此增至126个。当镜头切换到成都的两大国际机场,不断加密的国际航线,持续做强内畅外联开放通道枢纽优势。目前成都共开通80条国际及地区定期直飞航线,国际及地区客货运航线数量居中西部第一。从空中到陆上,一条条“有形”的通道,拉近了成都沟通世界的距离,畅通了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流通,推动了双向的人文交流、贸易合作。“开放发展离不开全球资源、全球市场,内畅外联的枢纽连接性变得越来越重要。成都充分发挥‘两场两港’枢纽优势,以织密国际通道网络扩大对外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效应日益显现。”西部陆海新通道专家库专家杨飞扬如是说道。以开放平台搭建合作桥梁——“这一列车进口菜籽油减少成本近10万元。”近日,四川荣材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郑高荣眉间带着笑容,向记者讲述,受益于自贸试验区“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目前,这项成都率先推出的改革,已在全国推广,让更多外贸企业获利。企业受惠的背后,是成都始终高度重视高能级开放平台建设,持续推动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机制创新、功能拓展,加快建设聚势赋能的对外开放载体的一系列具体实践。成都积极承办国际重磅赛会,持续拓展国际友城交往,协同推进国际(地区)和境外合作园区建设,这些高能级平台的建设,为深化国际合作搭建了桥梁与载体。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国际友城增至244个,国别合作园区达7个,成都正持续发挥这些资源和平台优势,深化与国际友城、跨国企业在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推动成都“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容。政策赋能经贸往来中彼此成就成都加快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良好势头,可以用一组数据来标注。上半年,成都完成进出口额4274.7亿元,首次在历史同期突破4000亿元;外商直接投资8.06亿美元,规模居中西部城市第1,高技术制造业吸引外资同比增长43.7%。数据实现攀升的背后,是成都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力以赴推动“蓉品出川”“蓉品出海”,更大力度抓好重大项目招引,吸引和利用外资,实现更大力度“引进来”、更高水平“走出去”。积极稳外贸。成都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深入实施“蓉品出海”六大行动,持续发布成都智造、成都特产、成都文创等系列机会清单,帮助企业跑出拓市场的加速度。倍益康外贸负责人肖璐璇透露道,“成都的系列政策措施,为企业出海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年上半年,企业海外市场持续扩张,成都生产基地项目也迎来竣工,将为对外贸易提供更有力的供应保障,未来将在稳定优势市场的情况下,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在稳定外资基本盘的前提下,成都还持续做大增量,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吸引外商投资企业;举办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跨国企业成都园区行等系列活动,邀请企业来蓉发展;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和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推动在蓉外商投资企业持续加码。7月28日,蜀道丰田氢能科技(四川)有限公司在成都注册成立。这是自1998年,丰田在成都布局以来的加码投资,也是继英特尔、西门子、林德等加码成都后,又一家世界500强用“一投再投”表达了对成都的良好预期。截至目前,成都存量外商投资企业超4000家,在蓉世界500强企业300多家。“在吸引和利用外资方面,成都有两大‘必杀技’——超有诚意的政策和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生活方式。”意中商业发展论坛主席伊万·卡蒂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