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村基层干部划出履职标线
四川在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新修订的《规定》聚焦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针对农村基层干部廉洁风险,完善农村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规范履行职责,为农村基层干部划出了清晰的底线红线。规范履职行为边界。廉洁履职,是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基本要求。如何才能通过廉洁履职更好地服务广大农民群众,关键要明确自身的行为边界。新修订的《规定》按照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对相关行为规范以领域进行分类,并从每一个方面进行了细化要求,列项细化“负面清单”。通过这些“负面清单”,清晰列出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行为规范,进一步增强了制度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有利于推动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为更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纪法保障。各地各部门在贯彻落实《规定》举措的过程中,要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明确有所为和不能为的边界,守住履职尽责的底线,激发基层干部的动力活力。完善管理监督体系。农村基层干部是一股重要的力量,如何才能更好地激发广大基层干部的内生动力,在明确廉洁履职的边界基础上,还要持续完善管理监督体系,要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在探索实践中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规定和体制机制,形成有力有效的监管体系。从干部队伍建设,到重大事项决策,从信息化建设,到报备制度与监督力量等,既要抓实各个环节与重点,也要注重统筹协调,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管理监督体系,汇聚各方合力。要强化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完善村民委员会财务收支联审联签、村级财务收支委托代理记账、村级工程建设项目依法公开招投标等规定,要以科技手段强化对基层公权力的监督、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管,要按规定及时向乡镇党委和政府报备,要强化对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成员开展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细化责任追究规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推动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关键要亮出严实有力的制度规定,细化责任追究,释放制度规定的权威性。随着乡村振兴的纵深推进,对于农村基层干部而言,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制度规定的进一步充实,到制度规定的不断完善,从制度规定的新增,到相关的机制建立等,在责任落实过程中要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谱。在责任追究方式上,要对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重违纪违法被立案审查调查开除党籍开除公职、严重失职失责被问责的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公开通报。在获取的不正当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方面,既要予以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也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纠正。在责任追究过程中,不能泛化、简单化,对于受到处分的基层干部,要积极引导其正确认识错误,放下包袱积极工作,从“有错”向“有为”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