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领导干部“任性”用权

2025-05-22
兵团日报
近日,河北省三河市以“美化市容”为由强制商户更换“红蓝”招牌的事件引发广泛争议。这场看似荒诞的“颜色禁令”,折射出个别领导干部任性用权的痼疾,最终损害群众利益、透支政府公信力。招牌颜色看似是小事,但其背后体现的权利滥用问题值得深思和警惕。三河市事件中,相关部门既未提供法律依据,也未履行正当程序,将指导性意见异化为强制性命令,仅凭主观偏好推行“颜色禁令”,这种行为本质上是权力越界的典型表现。更值得反思的是,在舆情压力下,整改成本被转嫁给商户,部分店铺甚至反复改色,造成资源浪费与经营困扰,这种治理模式,暴露出一些干部对民生疾苦的漠视。警惕干部“任性”用权,需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要筑牢法治底线,严格遵循相关法律规定,确保政策制定于法有据、程序正当,针对类似“颜色禁令”的争议性政策,须通过听证会、专家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将公众参与纳入决策必经程序。要强化监督问责,将政策制定、执行的全过程置于公众监督之下,通过政务公开、媒体曝光等方式倒逼权力规范运行,对违反法定程序、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须启动问责机制,让乱作为者受到惩处。要重塑治理理念,干部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群众意愿,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切实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三河市“颜色禁令”引发的深层思考远未结束,它警示我们:城市治理的现代化,绝非靠整齐划一的“颜色统一”来实现,而是要以法治为基、以民生为本、以科学为据。唯有让每一项决策经得起法律与民意的双重检验,才能真正实现“面子”与“里子”兼得,推动社会长治久安与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