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两个维护”作为履职之要做细做实政治监督 ——2024推进成都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系列综述(一)
成都日报2024年,中国式现代化成都新篇章精彩纷呈。这一年,成都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治蜀兴川大局,积极唱好“双城记”、建强“都市圈”、建设“示范区”,国家战略赋能加快转化为城市发展势能。在这不平凡的奋斗征程上,成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以累土不辍之态,坚定不移把“两个维护”作为履职之要,持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为成都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鲜明纪检监察机关政治属性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宏伟蓝图,是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2024年7月22日,成都市纪委常委会召开,对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要求,作出部署。过去一年,市纪委常委会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5次,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推进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成效。“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切实以更加自觉的政治主动坚决拥护改革、积极支持改革、扎实推动改革。”成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鲜明政治属性,把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在成都落地落实作为政治监督、日常监督、巡视巡察、专项检查的重要内容,监督推动全市上下始终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前进。同时,为进一步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定不移把“两个维护”作为履职之要,深化运用“九责工作法”、政治谈话,发出履责提示函7318份,督促开展政治谈话11.6万人次,查处履责不力党组织11个、党员干部193名。坚决落实“两个维护”,这是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2024年底,全市严防政治骗子警示教育大会召开,成都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围绕“认清政治骗子是何物、察明政治骗子有何患、识透政治骗子因何生、把准政治骗子如何防”提出工作要求,重申对直接或间接打着各级领导干部旗号跑业务、争项目、揽工程等谋取利益的行为,一律不信、不见、不理、不办。“政治骗子严重危害政治生态、蚕食执政根基,严防政治骗子是一项极其重要、十分必要的政治任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依纪依规依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严肃查处。”成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全市已查处违反政治纪律问题67件69人,切实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突出位置。聚焦重大发展战略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的成都科创生态岛,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项目。“我们针对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不高等堵点、难点,通过组建‘创新策源转化’专项监督工作组,聚焦项目建设中心任务强化跟踪问效,通过开展政治谈话、实地调研走访等方式,协调推动项目土地报征和报规,督促解决临时用地供电方案和施工便道拓宽等堵点,着力纠治违反纪律、责任空转、措施不力等问题。”成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扛牢政治监督首责唱好“双城记”,逐条逐项梳理100个重点推进项目,制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度重点监督任务清单,强化联合监督、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形成“全周期”监督闭环。成都东部新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协同联动毗邻区(市)县纪检监察机关,对成渝中线建设、临空经济区建设等开展常态化监督;简阳市、中江县、仁寿县、乐至县四地纪委监委紧盯高端产业聚集、全面开放合作、生态环境共治等领域,梳理确定监督重点,共同制定“团体作战图”,变“一域监督”为“一体监督”……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盘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纵横联动四方、统筹联通内外的“大棋局”,去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开展成德眉资纪检监察协同监督,针对市域铁路S11线、成渝中线高铁等跨区域重点合作项目,开展联合监督130余次,发现并推动解决用地办理、组卷报征、电力改迁等方面问题140余个。“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必须把政治监督的理念、机制和措施融入高质量发展之中,融入重大发展战略、重要政策举措、重点项目任务的制定和落实之中,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推动问企纾困见实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走进繁忙的成都国际铁路港,一列列火车如巨龙般穿梭,空气中弥漫着物流的繁忙与紧张。TCL光电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的产品就通过这条“巨龙”及时发往海外,而这背后是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2024年10月,成都市青白江区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干部在开展“廉结行”活动中,了解到TCL光电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的难题——因铁路运输柜量有限,销售量受到影响。青白江区纪委监委赓即联系成都国际铁路港管委会,反馈企业诉求。“经过摸底了解后,我们针对企业发展需求,加大运力协调,新增开行线路,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成都国际铁路港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青白江区纪委监委跟踪督促下,提前规划发运计划,通过分析掌握用箱需求,为企业提前预留充足运力。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出部署,要建立健全“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长效机制,着力塑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品牌。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耕主责主业,全力推动“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见实效。“落实市委‘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部署要求,我们制定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方案,聚焦政策兑现、财政资金、政务服务、执法司法、市场环境、干部作风、安全生产、惠民利民等方面开展专项监督。”成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共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824件918人。2024年12月18日,“清廉蓉城”微信公众号对外通报——青羊区政协原副主席巫雪松严重违法被开除公职。“巫雪松存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单独或者伙同他人骗取国家财政奖励的行为,这严重破坏了营商环境。”成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查处该案后,通过开展以案促改,聚焦招商引资领域进行专项整治,进一步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为做实以案开道系统推进,成都市、县两级纪委监委班子成员还对损害营商环境相关问题“包案”“包片”督导,既督导案件查办、也督导整改整治。去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发放履责提示函503份,并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纪检监察建议126份。成都高新区:“查治改”一体推进 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2024年成都高新区纪工委监察工委以深化“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联系点”为契机,紧盯影响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做实监督,加强办案引领,深化以案促改,重拳整治损害营商环境的作风和腐败问题,以有力监督助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我们创始团队大多来自外地,缺乏对本地政策的熟悉,且公司在研发行业的科研成果认定方面存在困惑,公司在申请相关政策支持时进展缓慢……”不久前,在成都高新区营商环境专项监督联系点——新中泰楼宇企业服务站里,营商环境“观察哨”工作人员收集到辖区内某企业反映的情况后,协调联系熟悉政策申报的专业人士,及时为该企业进行解读。同时,“观察哨”将企业情况上传至“高新通”亲清在线平台,成都高新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举一反三,筛选出同类诉求32项,通过“营商云眼”数字化监督平台,向相关职能部门发送履责提示函4份,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反馈和处理。这样一次线上监督线下服务的无缝衔接,形成了高效监督闭环,推动该区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去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建立起“纪企直通”工作机制,设置环球中心楼宇服务站等22个营商环境专项监督“联系点”和“观察哨”,深入摸排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围绕影响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进行贴身监督。目前,已累计走访企业2990家,解决和处理惠企政策落实不力等问题800个。“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环境污染防治处原副处长张某,沉溺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项目承揽、环保验收等方面谋取利益……”去年6月,成都高新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对外通报了一起查办的涉及损害营商环境案件,这也是该区以案开道,精准施治的具体体现。成都高新区纪工委监察工委以“治”为要,深化案件查办,通过建立营商环境领域紧急信访件直通流转督办工作专项机制,确保信访件第一时间转至相关承办单位,并同步启动报批流程,由专班负责,实行快查快办。“在查案过程中,我们综合运用提级管辖、片区协办、交叉办理等多种措施,叠加使用大数据分析、银行调阅比对等方式,快速突破案件关键节点。”成都高新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开设营商环境领域案件审理“绿色通道”,组建审理组对涉及营商环境的案件进行优先审理和集中审理,进一步提升案件审理效率。2024年以来,成都高新区针对涉及营商环境领域已立案10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9人。为做实以案促改,成都高新区纪工委监察工委通过对典型案件进行分析研判,聚焦案件中暴露出的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作风不实等共性问题,在去年组织召开了6次跨部门推进会,向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职能部门发送履责提示函44份,推动全区各职能部门开展政治谈话3042人次,督促有关单位立行立改,改到实处。同时,对行业领域个性问题,通过建立“一书、一函、一单”分级分类应对策略,点对点发放交办函,压实主体责任。2024年,已向得分较低的9个职能部门发放营商环境重点指标告知书9份、优化营商环境督办函13份、营商环境函询通知单8份。成都市青白江区:青广携手“强监督” 两地共画“同心圆”2024年,两地联动协同检查巡察15次,发现问题线索10条,立案查处7件7人,推动整改问题120余个……这样的数据背后,是青白江区纪委监委会同广汉市纪委监委围绕同城化重点民生项目、民生实事推进情况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探索建立协同监督工作法,着力解决基层跨区域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的切实举措。为构建同频共振的常态监督体系,青白江区纪委监委牵头制定《青广协同监督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实施方案》,建立了“青广”协同监督“双组长”负责、“双轮值”召集、“双会议”协商、“双互通”信息、“双移交”处置“5双”工作机制,共同协商监督贯通协同相关事宜。2024年,两地纪委监委召开年度协同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共商形成3大年度协同监督任务清单,明确14项监督重点事项。同时,为打通两地协同壁垒,青白江区纪委监委和广汉市纪委监委组建成立青广纪检监察协同监督领导专班,建立“经验共享+问题通报”信息互通工作机制,互通集体“三资”、高标准农田等监管先进经验,通报两地相关问题整改情况和查处的典型案例,在跨区域监督检查、线索移送、案件取证等方面完全实现互联互通、共商共治。“这个堰塘以前是私人承包的,退出来后把水放完了,长期都是干的,没有水、没人管,提灌站建起后也提不上水,我们种植、养殖根本指望不上……”前段时间,青白江区纪委监委和广汉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队在两地交界处联合开展“有事找纪检”流动接访活动,青白江区清泉镇逍遥坪村种植李子的村民反映了这样一个诉求,并希望能够尽早解决农田灌溉问题。接访人员现场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后,将该情况向辖区职能部门反馈,最终为该村争取到财政资金160余万元用于解决全村农田提水灌溉问题。青白江区和广汉市纪委监委统筹两地委机关、巡察组、派驻纪检监察组、毗邻镇街纪(工)委、行业部门5个层面监督力量,紧盯高标准农田建设、校园餐、殡葬行业等6个关键领域,梳理12345热线、市(区)长信箱群众高频投诉问题,开展交叉检查,推动解决交界地带顽疾45个。为确保反馈的各类问题整改落到实处,两地还组建联合督查组开展整改落实“回头看”,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查阅相关佐证材料等方式,“一一过堂”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效,就整改效果不明显、问题解决不彻底以及未完成整改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25条,推动修订完善学校食堂管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等制度机制16项。相邻区市“廉”联与共、协同发展的基础优势和良好条件正在逐渐展现。“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青广区域协作,着力拓宽基层监督的广度、深度和力度,补短板、通经验,为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提供‘廉动力’。”青白江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市新津区:“清风助企”纾困 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如果遇到政府部门不作为、拖沓、推诿等问题,企业可以直接向区纪委监委反映,我们将及时跟进、强化监督,全力以赴助企纾困解难……”这是成都市新津区2024年初首场政商恳谈会上,区纪委监委为优化营商环境立下的“保证书”。立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责,新津区纪委监委在过去一年,将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作为深化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清风助企”行动,助力惠企纾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为全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强保障。为给优化营商环境清障护航,精准发现问题、全面收集问题是前提。新津区纪委监委主动靠前,全力喊响“有事找纪检”,以“三走进”(走进项目现场、走进服务一线、走进群众中间)活动为载体,组织纪检监察干部亮身份、站出来、听问题,深入一线收集企业和群众反映诉求47个。同时,依托巡察力量“点题”实施营商环境建设专项巡察,围绕政务服务、解决企业诉求、惠企政策落地、法治化建设、“亲”“清”政商关系5个方面上门走访企业85家,面对面收集问题158个,以下看上发现相关部门存在的风腐责问题77个。“我们还借力全区营商环境问题反映‘直通车’,跟进‘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政商恳谈会、‘津商·茶叙’政企交流活动等,详细掌握政企对话中收集到的信息,将多渠道汇总的700余个问题开列清单指派给责任部门,督促‘答卷’作回应。”新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之前反映了扶持政策兑现慢的问题,政府部门后续有了新动作,推出了‘政策找企业’平台,我们已经享受了3笔‘免申即享’奖励资金,而且一周之内就到账,非常方便!”此前,新津区纪委监委干部开展涉企问题整改回访监督中,济通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反馈道。新津区纪委监委经综合分析、会商研判后,将不少企业反映的政策申报难、资金兑付慢等情况定为惠企政策落地共性问题,按照“委领导+室组”方式组成监督专班,会同区民经办、区营商办召开联席会、推进会16次,督促搭建“政策找企业”应用场景,并在其中嵌入“纪委督促”功能模块,划分政策执行进度“临期、逾期”两类,采取“提醒、督办、警示、通报”四种方式,全流程监督政策审核兑付。自“政策找企业”上线运行以来,监督保障“免审即享”“易审快享”兑付资金超1亿元,惠及企业500余家。“推动问题整改和诉求办理过程中,我们注重把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区分开来,除了抓共性问题统一整改,还力求个性问题逐一解决。”新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企业的个性化建议诉求,纳入专项监督内容,每月跟踪督办,由派驻纪检监察组跟进督、回头看,综合运用“九责工作法”明责、谈责、查责,发出《履责提示函》《监督执纪交办件》21份,同步在区委专题会上通报督查情况,高位督促部门“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目前已督查相关单位解决企业办证难、小微企业融资贷款难等诉求7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