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频探访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 最潮打卡地 感受工业遗迹发展新力量
成都日报央视频主持人与东郊记忆讲解员全方位展示东郊记忆的发展成果。 央视频直播截图在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亮相央视财经频道(CCTV-2)“工业遗迹创新创意盛典”前夕,11月27日,作为本次盛典的配套活动,央视频“走进工业遗迹,寻味城市‘乡愁’”工业遗迹探访直播节目走进东郊记忆。在时长90分钟的直播里,央视频主持人化身为“工业遗迹焕新之旅的时光旅人”,与东郊记忆讲解员蒲天力、张义荟一起,挖掘工业遗迹焕新故事,感受工业遗迹发展新力量,全方位展示东郊记忆在优化提质、科技创新、企业集聚、文旅融合与国际化等方面的发展成果。旧厂房活化利用从工业遗址到潮流胜地直播中,主持人先后在园区内的荣誉墙、游客中心驻足停留,深入了解东郊记忆的前世今生。东郊记忆的前身是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新中国第一支黑白显像管、第一支有电子工业“原子弹”之称的彩色显像管、第一支投影显像管接连在这里诞生,“北有首钢,南有红光”是这里最辉煌的曾经。在游客中心内,展示着由红光厂生产的显像管、电视机等老物件;荣誉墙上,挂满了属于东郊记忆的荣誉证书。本世纪初,随着成都东郊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搬迁,红光厂旧址作为工业遗址“东郊记忆”被完整保留。按照“修旧如旧,旧房新用”理念,成都传媒集团对工业遗迹进行活化利用。近年来,东郊记忆坚持将文化与市场结合,通过构建文旅新场景,发展消费新业态,立足科技创新,强化国际视野,成为成都国际时尚新高地。随着镜头的推移,“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全国首批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等国家荣誉渐次出现,讲述着东郊记忆的蝶变故事。站在复古感十足的“成都墙”前,主持人忍不住赞叹道:“在东郊记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其实不仅仅记录了它在工业时代的辉煌,更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它的未来。从工业遗址到潮流胜地,这里见证了成都的变迁与发展,也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新场景不断涌现跟着央视直播逛东郊记忆过去3年来,东郊记忆向着国际时尚产业园转型,以首店、首展、首演来做原创力赋能,既引来了众多新职业群体的主理人,也引来了活力满满的年轻消费者。直播中,主持人与张义荟穿过热闹的中央大街,行走在工业横街,巨大的工业烟囱、纵横交错的管道、褪了色的红砖厂房,与青春潮流的年轻人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鲜活的工业遗迹新图景。而每当夜幕降临,工业横街将摇身一变成为赛博朋克艺术街区,各色霓虹灯光与工业遗迹相遇,科技感和工业风碰撞出奇妙火花。火车头广场的绿皮火车车厢,是东郊记忆的标志性拍照地,无数从天南海北奔赴成都的游客,总想与它来张合影。随着东郊记忆持续推进文旅融合,绿皮火车车厢早已不光是一个景点,还能在里面喝下午茶,静静感受东郊记忆的潮流涌动。节目中,主持人与张义荟来到火车车厢内部的主题咖啡馆里,用DIY咖啡机定制了一杯东郊记忆和一杯央视频的主题咖啡。只需将喜欢的图案传到咖啡机的图库中,便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获得一杯造型独特的咖啡。在园区北街美食区,主持人与张义荟品味了成都的传统美食,感受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去到了成渝城市记忆馆,对首发的“东郊天团”文创产品爱不释手……日前,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举办的“工业遗迹创新创意盛典”在北京首钢园一号高炉录制。作为此次盛典的分享案例,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率先亮相。巅峰时期日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同时人均停留3个小时以上是怎么做到的?园区里又有哪些“黑科技”?欢迎大家关注11月28日晚9点58分在央视财经频道(CCTV-2)播出的“工业遗迹创新创意盛典”,一起解锁东郊记忆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