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实施蓉城先锋“四项行动” 锻造高素质党员队伍
四川党建网2024年以来,四川省成都市针对党员队伍建设中的痛点、难点问题,靶向施策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蓉城先锋”党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实施“发展党员提质增效、教育管理赋能强基、发挥作用聚力兴蓉、暖心关爱激励担当”四项行动,着力锻造一支高素质、能担当的党员队伍。实施“发展党员提质增效行动”,把好党员发展入口关。一是精准施策提高发展党员工作针对性。坚持每年提前调研,精准掌握优秀入党积极分子,分级建立工作台账,从源头上落实“提高质量”总要求。建立“基本+专项”发展党员结构指标分配机制,加大从产业工人、农民、“蓉漂”人才、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骨干人才等重点群体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领域发展党员力度,动态储备入党积极分子。二是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教育培养。开设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市级示范培训班,各区(市)县对发展对象实施全覆盖集中培训,通过安排发展对象听党课、列席主题党日活动、观摩入党宣誓仪式等方式发挥政治仪式的教育引导作用。三是强化发展党员过程与节点监督。严抓培养联系人队伍,规范完善指定培养联系人程序,建立不合格、不胜任培养联系人调整机制。依托“蓉城先锋”智慧党建平台开发发展党员应用场景,流程化纪实党员发展全过程,共同把牢政治关、结构关、程序关和责任关。实施“教育管理赋能强基行动”,锻造信念坚定能力过硬的党员队伍。一是持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用好本土红色资源,开发现场教学点和研学线路,深化“党课开讲啦”,开展“蓉城先锋·初心讲坛”“蓉城先锋·一线奋斗”等特色宣传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走到党员身边、走进党员心里。二是突出学用结合强化实干实训。分类搭建履职能力培养、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传帮带等实干实训平台,选派优秀骨干到“蓉城先锋·村(社区)书记工作室”跟班学习,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新入职、新到岗的党员选配“带教导师”,市、区(市)县两级“一季一课”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上讲台活动。办好全国首家基层党务学院。三是着力提升组织管理效能。压实党支部直接管理党员职责,建立涉嫌违纪违法党员信息通报和及时发现处置机制,制定党员网络行为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出台《加强村党组织书记监督管理激励办法》,始终保证队伍肌体健康。四是健全流动党员管理立体推动格局。分类探索工作路径,制定流入党员“五双”工作体系24条措施、流出党员“四实”工作体系12条措施,开发“蓉城先锋”智慧党建平台流动党员应用场景,将流动党员摸排出来、组织起来、发挥作用。实施“发挥作用聚力兴蓉行动”,引导党员当先锋、打头阵。一是健全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作用发挥机制。区分8小时内、8小时外,在职、离退休等不同场域,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不同群体的党员,广泛开展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等活动,创建先锋岗、责任区、攻坚队9947个,4204名党员“中心户”结对带领2.8万余户群众共同致富,有效激发各领域党建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积极性。二是健全奉献社会、服务群众作用发挥机制。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谋划推动党员志愿服务,项目化实施“蓉城先锋·同心赴赛会”“蓉城先锋优营商”等党员志愿服务,涌现出一批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推动23.2万名党员到社区报到协助解决困难问题、帮助实现“微心愿”。三是健全平急转化、应急动员作用发挥机制。以村(社区)为单位全面建立应急储备人员库,常态化开展应急知识培训、应急协同演练。实施“暖心关爱激励担当行动”,提振党员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一是充分放大党内表彰激励效应。开展好“两优一先”推荐评选,选树各领域基层先进典型,激发全体党员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二是落细落实关爱帮扶举措。制定《成都市党内关爱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为因公或见义勇为致残殉职、生活困难党员等重点对象或其家属提供关爱帮扶。三是搭建先进典型宣传平台。推动各级党组织设置荣誉墙、光荣榜,搭建优秀党员“亮相”展示平台,激励广大党员学习榜样、争做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