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五星村 :乡村里的“画图人”

2024-01-16
四川党建网
一个村能“红”多久?在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纷至沓来的客流,告诉你答案。面对遍地的“网红村”“明星村”,五星村为何能受到游客青睐?2023年12月22日,崇州市白头镇的乡村规划师曹云华,为记者解开了乡村发展的“密码”。“踩上”政策红利五星村,景农一体,产村相融,传统种植养殖业和旅游产业共存共生,村民生产生活和自然生态和谐共处,一派生机。这背后,离不开成都市在全国首创的乡村规划师制度。2010年,成都市推行乡村规划师制度。统一考试试用后,第一批乡村规划师分赴乡镇,开始工作。此后,每年招聘一批成为“惯例”。“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至少3年相关工作经历。”在规划设计公司工作8年,曹云华赶上了成都市第八批招聘。“竞争激烈。”曹云华坦言,“四百多人报名,只有二三十人录用。”严苛的条件、激烈的竞争,其实是对专业人才的期冀。“我们非常需要懂行的人指导,建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五星村党委书记高志伟坦言。五星村地处成都市崇州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核心区,不论是优化城乡空间结构,还是提升产业发展能级,都需要专业规划师“量身画图”。曹云华来后,协助乡镇政府组织相关规划编制,对乡村规划及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初步审查,提出改进乡村规划工作的意见建议,就乡村规划实施、项目建设进行指导。看在眼里的高志伟觉得:“五星村的发展更加有序、有章法。”而对曹云华而言,每日忙碌在田间地头,有成就感也有获得感。“年薪十多万,还有两万元的生活补贴。”曹云华认为,这个收入在崇州市很可观。再加上崇州市交通十分便捷,他回绵竹老家仅需一个多小时,很满足。规划更“接地气”“规划设计,不能‘水土不服’。”从设计公司到田间地头后,5年时间里每周4天扎根乡村,和土地、村民打交道,曹云华悟出一个道理:“接地气才是乡村规划的生命力。”而这一生命力,在五星村有更具象的写照。“时机正好。”高志伟回忆,2013启动建设美丽新村,崇州市2021年被确定为四川省第二轮“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试点单位,五星村的两次“升级”,都有乡村规划师“陪伴”,曹云华是第三任。“发展旅游和民宿,新房只有一个厕所可不行”“房屋整体风格要统一,但也要满足每家每户的居住需求”……小到门前“微田园”种什么,大到林盘设计、产业发展,规划处处体现着细节。曹云华深有感触地说:“乡村规划不是在办公室画图纸,需要综合考虑乡村地理条件,还要符合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景农一体、产村相融的五星村。规划先行,蓝图步步落地。如今的五星村,既有集种植、加工、研发、创新于一体的农产品基地,也有有序布局的民宿、中餐厅、咖啡馆、蜂蜜馆等生活场景消费场景,更有天府国际慢城、桤木河湿地公园等群落,农田农房农事与景区村庄产业联动,满盘皆活。“乡村规划细了、专了,乡村建设就不杂乱了。”白头镇政府工作人员刘晶介绍,在乡村规划师助力下,不仅仅是五星村,整个白头镇统一策划规划、统一产权收储、统一土地流转、统一招商引资,乡村宜居形态和产业基底不断优化。谋划更远的未来“遗憾!”高志伟向记者敞开心扉,“美丽新村建设中,全村只建了一个公共厕所。现在,游客越来越多,不够用了。”但是,由于剩余空间有限,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在规划上“适当留白”,如今已成为白头镇党委政府、五星村党组织以及曹云华的共识。曹云华说:“既要谋眼前的发展,又要为乡村的未来留下发展空间。”就在记者采访前不久,五星村又迎来一次关于土地综合整理腾空间的调研。曹云华与成都市几家国有公司的工作人员一道,进村入户摸实情、理规划。“秉承‘政府统筹、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思路,我们与崇州农投、成都城投、四川发展合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白头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镇上计划在全镇实施总投资15亿元的土地综合整理,引导人口向中心城镇流动,规模化腾挪产业空间,为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创造条件。记者了解到 ,2023年,白头镇有效盘活闲置荒林1500余亩、闲置宅基地30余栋、闲置集体建设用地100余亩。这也意味着五星村又将开始一场“新升级”。曹云华说,调研还要继续,“希望再到五星村,大家依然能感受到新鲜。”“再造乡村,前景可期。”高志伟说,针对乡村新发展,留下、用好乡村规划师外,村上还将引进职业经理人,联合民宿、文创、餐饮等领域的“新村民”,为五星村稳步发展注入更多专业化人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