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江西日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中《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一文强调:“一定要认清,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是我们自己的,不是从哪里克隆来的,也不是亦步亦趋效仿别人的。无论我们吸收了什么有益的东西,最后都要本土化。十月革命的风吹进来了,但我们党最终也没有成为一个苏联式的党。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我们仍然走自己路,所以我们才有今天。”历史为证、成就为证,党的领导是我们战胜风险挑战、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由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决定的。提出坚持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是从党建立自己领导的军队和政权为开端的。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当时,敌军前堵后追,部队一路艰苦作战,有些人不辞而别,原本5000多人的队伍,只剩下不足千人。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敏锐地察觉到,不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仅难以适应艰苦的战斗环境,更无法完成艰巨的革命任务。当天晚上,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议,决定对起义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支部建在连上,营、团建立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由同级党组织的书记担任,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在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反复强调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对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提出批评,强调“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处于党的绝对领导下。1938年11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共产党员不争个人的兵权但要争党的兵权,要争人民的兵权,“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正是明确了“党指挥枪”,铸就了人民军队之魂,我们的队伍才能一路风雨奋进,在战火硝烟中不断发展壮大,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十九大把“党是领导一切的”写进党章,并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进宪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坚持党的领导”更是位居“十个坚持”的首位,这些都为更好地坚持和贯彻“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个根本原则提供了重要遵循和科学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如果中国出现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不仅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必定会产生灾难性后果。”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了,只有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才能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领航中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一首《领航》唱响中华大地,唱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唱出了中国人民的心愿与心声。越是壮阔的征程,越需要领航的力量。当前,亿万人民昂扬奋进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我们就一定能创造新的历史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