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基础 成都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全面完成
成都日报选好书记、配强班子、激发活力、推动发展。笔者昨日从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部署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依法依规、统筹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疫情防控、村(社区)体制机制改革。截至3月27日,全市3039个村(社区)全面完成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3039名、“两委”成员2万余名。笔者了解到,此次换届是市委实施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和“两项改革”以来的首次换届,也是10年来村(社区)班子结构优化、功能提升幅度最大的一次换届。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高标准选人、高质量择人、严要求用人的同时,把换届工作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服务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市委中心工作统筹起来,一体谋划、协同推进,实现了班子结构格局性变化,基本构建与城市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基层骨干队伍;班子功能系统性重塑,基本形成与超大城市发展治理相适应的专业素能;基层干部精神区位整体性跃升,广泛凝聚与公园城市示范区相适应的价值认同;基层政治生态全面巩固提升,基本构建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基层组织基础;群众基层自治更显活力秩序,基本构建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凝聚思想共识、推动知行合一把换届作为学习贯彻新思想的重要实践我市自觉以新思想新理念统领和指导换届工作,广泛宣讲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城市发展治理的新实践新成果新变化,使换届成为用新思想新理念武装党员干部、团结凝聚广大群众的过程。全域宣讲新思想新理念,凝聚最大“公约数”。我市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换届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分层分类围绕新思想新理念、换届政策、法律法规等开展专题培训,累计召开3.75万场培训会、宣传动员活动2.73万场,参与党员群众126.89万人次,广大党员群众对新思想新理念的信仰认同和价值认同进一步增强。全面贯彻新思想新理念,绘出发展“好蓝图”。我市坚持把新思想新理念的贯彻与党员大会报告紧密结合起来,3039个村(社区)党组织、2万余名“两委”干部系统总结过去五年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实践经验,围绕双城经济圈、公园城市示范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等中央和省市委重点工作谋划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全程落实新思想新理念,全面实现“一肩挑”。我市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换届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分析研判人选资格情况,累计摸排人选2.7万人次,分层分类谈话2.9万人次,召开坝坝会、座谈会等征询群众意见27万人次,成功取得干部和群众人选共识,区(市)县和镇(街道)领导班子全程到会指导,确保了全市圆满实现100%“一肩挑”。优结构强功能、提升专业素能把换届作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保证我市紧扣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对基层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的新要求,选拔一批“讲政治、懂城市、会经济、善治理”干部,形成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班子格局。优化年龄结构,形成一以贯之、接续奋斗的干部梯队。我市科学制定人选资格条件,换届后村(社区)“两委”成员老中青梯次配备,形成了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干部结构,确保了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基层队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升学历水平,增强服务发展、引领治理的统驭能力。我市坚持知识化干部选配方向,突出政治要求,围绕城市发展需要大力选拔优秀高学历干部进班子,显著提升了村(社区)班子整体的知识境界、视野眼光、涵养底蕴。强化专业能力,塑造科学谋划、务实创新的比较优势。我市坚持提升班子专业素能,换届后具有规划建设、社会治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专业背景的村(社区)书记、“两委”成员分别占26.5%、19.7%,村(社区)干部初步具备了与城市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事业相适应的专业思维、专业素养和专业方法。拓宽选人视野、激发干部活力把换届作为聚力服务新格局的重要途径我市瞄准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定位需要,拓宽视野选好干部,汇聚多方力量激发活力,全面提升基层服务新发展格局的综合效能。拓宽视野,一批在引领发展治理中勇挑重担的优秀书记被选拔出来。按照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标准,我市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从创业先进个人、社区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负责人、优秀社区工作者、致富带头人中新选拔568人担任书记、4275人进入“两委”班子。以事择人,一批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勇于担当的优秀干部被选拔出来。突出实干导向,我市新选任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办赛营城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敢于担当、踏实干事、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532名、“两委”成员6395名,一批敢闯敢干、敢于担当的优秀干部在服务新格局中奋勇争先。继往开来,一批在服务发展治理中敢为人先的后备干部被选拔出来。我市突出干部梯队建设,选拔储备了10750名优秀后备干部,让服务发展治理事业的基层骨干队伍薪火相传。织密组织体系、引领发展治理把换届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我市以换届为契机,推动基层组织体系引领基层治理体系结构性变革,激发村(社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能,着力构筑与城市能级提升协同共进的基层组织动员优势和发展治理能力。组织体系更加优化,初步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适应经济地理重塑、社会结构深刻调整,织密基层党的组织体系,我市优化157个村(社区)党组织设置,择优选任示范产业社区综合党委书记40名,同步理顺其与产业功能区综合党委、镇(街道)和村(社区)党组织之间的关系,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层组织基础。运行机制更加健全,初步实现减负赋能、提质增效。适应“党建引领、双线融合”改革要求,我市制定社区减负意见、村(社区)“一肩挑”书记监督管理办法、村(居)务公开工作规范,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完善部门下放村(社区)事项的权责清单,推动职能职责管理精细化、监督管理制度化。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初步实现融合发展、引领治理。适应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构建,我市同步推动区域化党建走深走实,1871个村(社区)建立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吸纳3337名区域化党委兼职委员,形成了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融合共生共促发展生动局面。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等市委中心工作,结合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和换届后续工作,完善高素质专业化基层干部能力培养体系,健全村(社区)党组织引领各类组织和党员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化渠道,为坚决落实市委重大部署提供坚强组织保证。部分特色亮点做法展示在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中,各区(市)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提前谋划、高位推进,严格程序流程,精心组织实施,高质高效从严推进各项工作。本报选取部分特色亮点做法进行展示。武侯区▶坚持“三个先行”,打牢工作基础谋划部署先行,11个街道71个社区全覆盖组织谈心谈话;调研摸底先行,30名区领导全覆盖深入71个社区切实掌握情况;前期准备先行,提前梳理分析党组织换届选举风险点56个。▶落实“三个到位”,压紧压实责任组织领导到位,细化设立领导小组6个工作组和5个督导组,建立换届选举监督委员会;业务培训到位,指导街道召开培训会30余场次,培训1020人次,让组织者成为换届“政策通”;宣传引导到位,制作张贴换届宣传海报10000余份,召开坝坝会、座谈会200余场次,发送微信、短信等近10万条。▶注重“三个过细”,严把重点环节疫情防控过细,细化28项具体规范,坚决防止换届中出现疫情风险;督查指导过细,坚持常态化督导与重点督导相结合,深入街道社区督导90余次;妥善安置过细,设置公益性岗位安排15人,帮助解决就业2人,采取其他方式安置52人。▶做到“三个从严”,严肃换届风气从严联审考察,对928名候选人进行全覆盖考察;从严换届纪律,以“零容忍”态度严明换届“红线”;从严防控风险,第一时间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成华区▶建立组织有力、协调有序的工作体系强化组织领导,28名区领导、100名街道班子成员、325名工作组成员定点联系指导;认真制定方案,细化明确社区党组织换届5阶段32个环节和居委会换届4阶段19个环节具体任务;严格工作标准,建立舆情防控、换届纪律、组织实施三个“日报告、周调度、月分析”制度,制发社区(村)“两委”换届工作“一册一图两单”。▶夯实清净安静、平稳健康的工作基础纪律监督到位,建立健全“一会两员”全方位纪律监督体系;风险防控到位,落实“一账一策一人”风险防控机制,针对性制定工作措施260余条;谈心谈话到位,对思想波动大的干部、长期上访户落实“一对一”包联谈话,对未继续留任、未能提名人选开展疏导谈话,对新一届社区“两委”成员全覆盖任前谈话。▶确保组织认可、群众满意的工作成效宣传发动凝聚思想共识,党员群众知晓率达到100%;发扬民主引导广泛参与,全区共计17万余名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参与率达94%;聚焦发展选优配强班子,“一社一策”提出班子优化意见,安排54名社区干部转岗交流、35名后备干部预岗锻炼、选拔48名专业人才充实队伍。新都区▶坚持“三个到位”,高位统筹抓部署部署研究到位,区委书记带队深入村(社区)一线实地调研座谈,进行充分细致的部署、推动、分析、研判;督促指导到位,9名联系镇(街道)区级领导带着8大项工作内容,深入村(社区)开展换届工作调研督导,帮助解决风险隐患30余个;进度跟踪到位,建立了工作情况周报送和重大事项及时报送制度,每天联系收集选情动态,每周统计上报有关数据。▶严把“三个关口”,依法依规抓落实严把程序关,确保流程一个不缺、环节一个不漏;严把资格关,建立重点难点村(社区)动态管理机制,做到先整顿、再换届;严把能力关,优先推荐91名在疫情防控中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网格员、后备干部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人选。▶落实“三个强化”,凝心聚力控预期强化换届纪律,组建7个风气监督小组,深入各镇(街道)、村(社区)开展风气巡回监督40余次;强化查处时效,实行信访维稳情况周报告制度,确保“日结、日清、不过夜”;强化风险防范,“一村一策”制定风险防控方案,全流程扣紧责任链条。崇州市▶聚合“三力”,“党的领导”贯穿全程市级领导带头,“点对点”联系指导,联系包抓15个镇(街)、94个行政村和78个社区,确保“换届”工作不留死角、全面推进;镇街班子包村,15个镇(街)154名班子成员全程参与、全程指导、包村到组;部门多头联动,7个巡回指导组和5个风气督导组,逐一严格审核把关、反馈指导。▶把好“三关”,“好的导向”贯穿全程把好“人选关”,扩面进行县级联审联查1800余人,坚决把不适宜的人挡在门外;把好“纪律关”,全覆盖开展谈心谈话2400余人次,参会人员、候选人、换届工作人员逐人签订纪律承诺书13000余份;把好“防疫关”,确保疫情防控和换届选举两手抓、两手硬。▶做到“三严”,“严的基调”贯穿全程严格程序步骤,统一制发“两委”换届工作流程图、工作手册、督导清单和文书模板,确保全市上下整齐划一、步调一致、有序推进;严控时间节点,按照总体安排倒排“工期”,制定流程时序进度表,明确工作步骤、时间进度;严谨分析研判,全覆盖开展“两委”班子专项调研,指导镇街“一村一策”建立换届工作风险清单,解决矛盾问题14个。